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Afrer Sunrise, Before Sunset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即使已經去了好幾次Greenwich的Royal Observatory好幾次了,我還是搞不懂日光節約時間。來到英國以後,每年有兩次的撥時針的機會,五月的時候把時間撥「快」一個小時,十月的時候撥「慢」一個小時。夏令時間的意義是要人早睡早起,充分利用高緯度國家夏季時分的長時間日照,達到節約能源、大家身體健康的效果。夏令時間的意義在夏季調整時間之後其實很難感受到它的實質意義。你每天都知道太陽很早出來、很晚下山;起床的時候有時候已經豔陽高照,晚上八、九點的時候天還是亮得不得了,除了對我們愛吃的台灣人心中總有一些疙瘩:明明六、七點該吃晚飯的時間卻沒有「晚」的感覺造成用餐時間的心態失調外,夏日時分對我來說就是有太陽的時間很長,可以好好利用日照時間,至於時間多一個小時、晚一個小時,嚴格來說在當下根本不會在意。


好景只會維持六個月。 到了夏末,天黑時間從十點慢慢往前到八、九點,十月底的時候就要恢復一般時制,在十月底最後一個星期日把時間撥慢一個小時,當下可能覺得多了一個小時的睡眠,但是之後六個月是恐怖的黑暗時期。冬天的日照時間慢慢縮短,時間卻往後拖延了一個小時,本來該是十一月的時候,本來(未調整時間前)該是五、六點下山的傍晚時分,變成了四、五點,簡單來說,天黑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,到了十二月、一月,每天太陽下山的時間是三點多左右,配合寒冷的天氣,整個歐洲都呈現一個陰鬱的氛圍。


在高緯度國家,時間與日照變成是一種生活的元素,給人歡欣或是給人壓力;也許英國人早就習慣了,我卻老在冬天倒數光照。我在冬天的倫敦午後的黑暗中總感到有不可思議的詭異感,像是來到了陰陽魔界,每每思忖著現在這個時間在夏日應該是晚一個小時(好讓自己不要那麼驚惶),然後想著在台灣的當下應該會是怎樣的光照風景,我想我永遠搞不懂夏令時間,也很難去調適這撥動時針與日照長短帶來的落差與應該調適的解脫。你看,又快天黑了......。


我的室友Yenchu是個天生的夜貓族,她在冬天的時候常常在天亮前入睡,在天黑後起床,幾乎看不到冬日裡最珍貴的陽光,我真希望她每天心情都很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